信息公开
微视吉科技:全链条技术能力支撑产业落地活动期间,微视吉科技总经理刘刚介绍了企业发展情况。作为一家专注于汽车电子、工业视觉及通讯领域的技术服务商,微视吉科技自2016年成立后,已构建覆盖“器件选型-研发设计-系统整合-测试认证-量产支持”的全流程服务体系,并在深圳、上海、杭州等地设立分支机构,注册资本1000万元,拥有20余人的专业团队。核心业务亮点器件选型与优化:针对客户需求,提供从功耗、功能到供应链的硬件选型方案。例如,某家庭储能项目通过器件优化,年用量达10K,成本降低15%;智能测试设备开发:自研继电器板、多路复用模块等产品,替代进口设备,成本下降40%-60%。其中DIO板通过统一接口标准,简化汽缸控制、数字信号控制等场景的维护流程,现场效率提升约30%;工业级接口技术:USB HUB扩展器、DIO板等标准化模块,已应用于PCBA编程、传感器控制等场景,年出货量超5万套,客户覆盖东南亚及欧美市场。务实协作:知识产权保护与产业链资源整合座谈会上,参会企业结合微视吉科技的技术特点,就实际业务中的痛点展开讨论:知识产权风险管控:深圳市国标知识产权大数据中心总经理杨海东建议,企业需加强专利检索与分析(FTO),避免侵权纠纷,同时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以提升竞争力。北京翔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深圳分所)负责人赵正坤补充,应重点关注核心技术专利的布局,防范竞争对手通过专利手段阻碍市场拓展。产业链协同需求:深圳青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监朱焱提出,可通过“技术方+投资方+场景方”模式,推动微视吉科技与光伏、储能、充电桩企业的技术融合。例如,联合开发“光储充一体化”监控平台,适配新能源汽车充电站需求。南芯电子刘惟铭表示,愿与微视吉科技共享车规级MOS\IGBT等芯片资源,优化储能系统BMS(电池管理系统)成本。应用场景拓展方向:深圳芯测王超建议,将微视吉科技的测试设备与AI算法结合,开发智能缺陷检测系统,提升工业视觉客户的良品率。深圳泰笛新能源刘江提出,针对家庭储能市场,推出“设备+数据服务”套餐,通过微视吉的监测模块实时反馈电池状态,增强用户粘性。行动共识:协会推动技术标准化与项目落地协会姚文在总结中提出三项具体举措:技术标准化推进:联合会员企业及专家,制定智能测试设备、接口扩展模块等行业标准,促进国产替代;资源对接机制:通过青澜产业公司匹配技术供应商与需求方,重点推进微视吉科技与南芯电子(车规级芯片)、深圳芯测(AI检测算法)的联合研发项目;专题研讨活动:2025年三季度组织技术沙龙,聚焦汽车电子、工业视觉等领域的技术痛点,促进跨行业合作。结语此次走访以务实为导向,聚焦技术协作与产业链优化。未来,协会将继续发挥平台作用,推动会员企业通过技术共享、资源整合实现协同发展,为深圳新能源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