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公开 协会动态

信息公开

协会组织企业赴江门考察,促进两地储能产业发展大协作
2023-07-19 来源:深圳市新能源行业协会

7月15日至16日,协会与珠三角等地数十家储能企业来到江门,参观考察新会智造产业园大泽园区和凤山湖园区、中创新航江门基地项目、江门双碳实验室、江门中星储能智谷、广东南方职业学院(睦洲校区)等地,共谋合作推进万亿级新型储能产业发展机遇。

图片

深圳市力通威能源有限公司发展蒸蒸日上,其主营的输配电及控制设备、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集中式快速充电站等产品生产需要充足的场地支撑,找土地承接溢出产能是该公司眼下最重要的事情。带着这个需求,该公司高级副总裁周书辉来到江门。

图片

“项目从签约到落地,江门市党委政府都提供保姆式服务,从签订协议到动工建设仅用时50天。我诚邀各位同行朋友们前来江门投资兴业,与我们共享发展的红利。”在考察期间,中创新航储能系统产品中心产品总监杨培把落户投产的感受向企业家们细细道来,让周书辉增强了对江门的信心。“我们的新项目选址首先要满足公司生产本身的需要,其次需要有相关上下游产业和我们的产品互补配套,江门就很符合我们的需求。”周书辉表示,等深中通道开通后,两地往返仅需1个多小时,“深圳总部+江门基地”“深圳研发+江门制造”模式大有可为。

中创新航作为链主企业的产业辐射能力逐步显现,新能源行业上下游的中小企业可以承接其溢出的生产需求,借力打力共谋发展。深圳市新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党支部书记孙思源介绍,此行邀请的企业主要以深圳的中小企业为主,希望江门可以加快提升储能产业集聚发展水平,强化与深圳储能产业链上下游的互动。

“我认为江门市是未来新能源产业制造基地的‘后花园’,从这里产业链集群发展的趋势来看,能够为深圳总部未来发展创造很好的条件。”深圳市大麦创新产品有限公司CEO段绩鸿比较关心江门的用工招聘问题,“考察中我也了解到企业可以和高校对接定点培养人才,加上这里产业不断集聚,相信未来江门的新能源技术人才会越来越多”。

图片

今年3月,《广东省推动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明确提出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为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其中,“珠江口西岸储能电池产业集聚区”“正极材料集聚区”等布局均“点名”江门。
近年来,江门加快发展省布局的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开辟硅能源、新能源电池、新型储能等特色产业新赛道。当前,作为广东省新能源电池核心原材料的生产基地,江门正极材料的研发及生产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截至2022年底,江门聚集400多家新能源电池及相关企业,实现工业产值229.56亿元。

日前,《江门市新型储能电站项目推荐布局实施方案(2023—2027年)》正式发布,提出到2025年全市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到150万千瓦。其中负荷中心独立储能容量35万—7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项目配储30万千瓦以上,其他新型储能容量85万千瓦以上。

此外,我市围绕新型储能企业重点关注的用地、研发、市场拓展、应用、金融、用人等方面诉求,也出台了一系列措施。

例如,聚焦新型储能电池制造、新型储能材料、储能系统集成及装备制造、电池综合利用四大主导产业,按不超过已投入产业化费用(包括设备购置费、配套软件购置费、设备软件安装调试费、研发材料购置费、自研设备外协加工费、工程样品测试费)30%的标准予以补助,单个项目补助最高可达1000万元;新型储能产业项目的工业用地、仓储用地在符合规划、不改变用途的前提下,鼓励工业改建、扩建和利用地下空间,提高容积率、建筑密度的,不需增缴土地价款。

图片

新型储能与新能源产业密不可分。深圳市新能源行业协会秘书长孙思源认为目前深圳新型储能企业产业外溢的动力增强,江门储能产品制造基础好、产业链配套完备,有利于与深圳上下游企业互动合作。中创新航、隆基绿能等龙头企业相继落户江门,在这里投资成为深圳相关配套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生根发芽的沃土。我相信,深江两地在新能源产业,特别是储能产业发展合作上前景广阔。


图片



Copyright ©2025 深圳市新能源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57894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