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国内服务 政策咨询

国内服务

深圳放大招!未来三年,全力培育1000 家瞪羚企业、80家独角兽企业
2025-06-25 来源:深圳市新能源行业协会

近日,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印发了《深圳市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2025—2027 年)》,为深圳未来三年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勾勒出了清晰的蓝图,目标直指2027年累计培育瞪羚企业1000家、独角兽企业80家,全力打造国际瞪羚独角兽数量集聚高地。这一计划究竟有哪些亮点与干货?快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计划出台背景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系列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有力有效支持发展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决策部署,提升科技创新和新兴产业竞争力,结合深圳自身实际情况,该行动计划应运而生。



总体要求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质生产力。通过加快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为深圳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打造更具全球影响力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有力支撑。



工作目标

构建完善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发现和培育壮大机制,聚焦“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领域,多渠道挖掘发现优质企业,建立梯度培育库。围绕金融、创新、场景、人才、市场等要素资源,持续健全“精准识别—梯度培育—生态赋能” 的全链条培育服务体系,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到2027年,达成累计培育瞪羚企业1000家、独角兽企业80家的目标,将深圳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集聚高地。



主要任务

(一)构建发现挖掘评价机制

1.重点关注优质创业团队及项目:在“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领域中,从创始团队、产品技术、市场前景、资本认可度等多个维度,深入发掘优质创业团队及项目。联合头部猎头机构,重点关注那些核心成员具有大厂工作背景和知名高校教学或求学背景的创始团队和初创企业。广泛收集各类创新创业等赛事获奖项目或团队以及知名研究机构、产业联盟上榜企业,精确锁定具有“硬核”科技、爆发式成长潜力的企业和项目。 

2.拓展市场化发现挖掘渠道:加强与头部科技服务机构的合作,联合服务机构和创新创业载体,在孵化企业、头部创投基金投资企业中发掘好项目和好企业。充分运用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等新技术、新工具,高效发现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重点关注高校院所科研成果转化项目、头部企业内部裂变和投资并购项目,特别是取得原创性、跨越性突破的成长型优质项目和企业。 

3.提升专业化遴选评价机制:组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评价委员会,不断优化梯度遴选评价指标体系,每年遴选发现一批优质企业,建立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梯度培育库,并实行动态管理。组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服务联盟,定制 “服务资源包”,提供“一对一”服务,深入挖掘企业发展潜力并进行选拔分级,形成培育梯队,推动不断涌现更多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每年举办独角兽企业发展大会,发布独角兽企业系列榜单,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二)强化金融赋能支持

1.有效发挥政府引导基金作用:支持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各类政策性基金优先用于投资培育库企业。依托金融机构,为每家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量身定制金融服务方案,推广“投贷联动”模式,根据企业需求给予组合融资支持。推动深圳并购基金联盟搭建对接平台,发挥前海股权交易中心“专精特新”专板股权融资和上市培育功能,深入实施“星耀鹏城行动” 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培育库企业登陆境内外资本市场。 

2.构建风险共担机制:鼓励银行机构向培育库企业投放“研发贷”“人才贷”等专属金融产品。对支持培育库企业的首贷、知识产权贷、信用贷等贷款,在发生不良时给予风险补偿。将培育库企业纳入支持科技创新专项担保计划。鼓励保险机构围绕“20+8”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重点领域、重大项目探索开展保险产品与服务创新。探索建立深圳市科技创新种子基金风险补偿机制。 

(三)完善创新生态支撑

1.打造科创空间:构建“一张办公桌、一间办公室、一层办公楼”的乐业空间保障体系,为企业提供低成本、高品质的研发和生产空间。支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通过联合拿地方式共同建设产业空间,鼓励研发、生产用途混合用地供应,实现“拿地即开工”。支持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建设概念验证中心、中小试基地,经认定按政策给予支持。 

2.构建协同创新平台:支持独角兽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开展协同创新,承担或参与市科技重大专项,开展颠覆性技术、前沿技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并按政策给予资助。依托重大项目资源,向培育库企业发放“训力券”“语料券”“模型券”。对符合条件的培育库企业研发费用按政策给予补贴。 

3.推动场景创新与应用示范:积极推进全时全域全行业应用场景开放,定期发布应用场景机会清单,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创新产品与服务。鼓励政府重大工程、社会重大项目向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建立常态化的场景供需对接机制,定期组织培育库企业与场景需求方开展对接活动,促进双方精准匹配合作。 

(四)强化专项人才保障

1.加大高层次人才支持力度:大力支持培育库企业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在同等条件下,优先给予认定,并按政策给予相关待遇。推动高等教育高水平特色发展、职业教育产教融合高端化发展,鼓励高校设立“新工科”交叉学科专业,校企联合培养企业所需人才,按培养人数给予补贴。 

2.优化人才服务生态:建立人才信用评价体系,对信用优良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优先给予职称评定、子女教育等支持。实施人才安居工程,构建“一张床、一间房、一套房”无忧安居保障性住房供应体系,为人才提供住房保障。为外籍高端人才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签证与居留服务。 

(五)助力拓展国内外市场

1.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对于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重点新材料、首版次软件,按政策给予优先支持。将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优先纳入政府采购白名单,支持参与重点项目政府采购。协助对接产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促进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通过独角兽企业发展大会、展会、论坛等形式多渠道展示企业最新创新成果。 

2.支持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充分发挥出口信用保险风险保障作用,支持企业加快拓展国际市场。对企业赴境外参加重点支持的展会,给予其实际发生展位费一定比例的资助。对培育库企业在境外投资项目产生的前期费用、境外项目贷款利息、海外投资保险费用、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投入等方面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补贴。



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中小企业服务局统筹推进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发现和培育工作,推动相关单位落实支持企业发展的具体举措。根据工作需要,由分管市领导主持召开部门联席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举措,协调解决重大问题和困难。 

(二)完善服务机制

建立“一企一策”服务机制,搭建政企直通车平台,协调解决企业发展面临的困难、诉求和建议。聚焦企业差异化诉求和发展瓶颈,以及需要跨部门、跨层级协调解决的困难、诉求和建议,依法依规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支持举措。 

(三)营造良好监管环境

面向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主体制定“沙盒监管”规则,依申请将新技术、新经济、新业态领域的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纳入“沙盒监管”,为新技术应用、新产品开发、新模式推广创造安全宽松的环境。


深圳此次的行动计划,从发现挖掘到金融、创新、人才、市场等全方位给予支持,为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相信在这样的政策推动下,深圳将吸引更多创新力量汇聚,为城市的产业科技创新注入强劲动力。


获取更多行业资讯,敬请关注深圳市新能源行业协会公众号和协会官方网站!


深圳市新能源行业协会秘书处咨询电话18675559631(微信同号)


Copyright ©2025 深圳市新能源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备案号:粤ICP备202578945号